有个说法,叫做北方中石油、油和油南方中石化。底区中文字日产幕乱六区_免费入口精品可究竟道理是中石中石什么?没几个人能讲清楚。
这两家大型国企,油和油油品上确实存在差别。底区到底谁比较好,中石中石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。油和油
从历史上说,底区中国的中石中石石油业务是由一个部门垄断的,那就是油和油石油工业部,简称石油部。底区1981年,中石中石该部承包了1亿吨原油的油和油开采。
1982年,底区石油部下设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,也就是今天的中海油。1983年,中文字日产幕乱六区_免费入口精品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,直属于国务院,负责管理原来隶属于石油部、化工部、纺织部的39个石油化工企业,这也就是今天的中石化。
而到了1988年,石油部被撤销,并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,也就是今天的中石油。至此,三桶油就诞生了。
从规模来讲,成立最早的中海油,在体量上跟中石油、中石化有一定差距,而且主要是做勘探和开采业务,成品油方面存在感很弱。我们从加油站的数量就看得出来。
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上下游一体化模式,这样有利于在波动剧烈的石油产业中对冲风险。但整体来说,由于历史原因,中石油偏重于原油开采、原油买卖等上游业务;而中石化偏重于石油化工、石油提炼等中下游业务。
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成品油,属于下游业务。所以擅长炼油技术的中石化更专业一些。但都说中石化的油好,为啥好?
前面提到,中石油的前身,也就是石油部,曾承包过中国的石油开采,延续下来,中石油的原油,主要就是在国内开采的。而中石化的前身是一系列石油化工单位的集合,更侧重于对原油的加工,其原油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。
虽然中国有很多油田,但目前中国的原油有超过60%是进口的。其中,中石化的进口量占到了进口原油的80%以上。
一个是国内原油,一个是进口原油,这会导致油品的差别吗?是的。国产原油和进口原油的性质是有很大差别的。即便是国产原油,由于油田不同,性质也有差别。
但是,我国的油田有个特点,那就是除了青海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外,其余的油田轻质原油储量很少。啥叫轻质原油?粗犷的理解,就是质量较轻的原油,当然这个名词背后有复杂的计算公式。你只要知道,轻质原油比较容易分馏副产品,比如汽油,而且纯净度也比较高。
对比中石化,其进口原油有很多来自中东地区,都是高质量的轻质原油,其分馏副产品的价值自然较高。
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,那就是中国的石油资源不但匮乏,而且分馏出来的汽油产品质量也一般,尤其是抗爆性较差。
原油性质只是一个方面。决定油品差别的,还有添加剂的成分。刚才讲过,中石化更偏重于下游业务,这是历史原因。相比中石油,中石化使用的进口添加剂要略好一些。这些添加剂,主要是增加汽油抗爆性、改善汽油化学性能,以及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。
但是添加剂更多的是一种环保顾虑,而不是产品质量的差别。比如添加剂不同,汽油燃烧后的污染物会有差别。
老百姓能切身感受到的,就是这箱油耐不耐烧。由于原油品质和添加剂不同,中石化的汽油密度比较高,同样的65L油箱加满,比中石油就要重一些,所以跑的里程长一些。
有人说,成品油都要符合国家标准,所以中石油、中石化的油品是一样的。涡轮哥想说,国家标准只是最低标准,各家石油公司只能高于这个标准,而不能低于这个标准。所以国家标准一样,不代表各家石油公司的油品就一样。
另外,中国标准跟国外标准,尤其是欧盟标准,存在很大差距。对于芳烃、烯烃和硫含量的要求比国外低,这个主要是环保层面的问题。
但要注意,中国并没有关于汽油清洁剂的评定指标,而欧盟标准对于清洁剂有明确规定。所以各石油公司的清洁剂添加比例、配方、效果等层次不齐,无法准确衡量。车主们对汽油中的清洁剂报太大希望。
在缺乏国家标准和技术评定的前提下,石油公司为了控制成本,会主动在成品油中加入优质的清洁剂吗?否则的话那燃油宝还怎么卖!
最后,涡轮哥来评价下北方中石油,南方中石化这一说法。这个说法没有指导意义。该说法建立的根据,是因为中国的油田大多在北方,而中石油因为是开采方,所以其炼油厂也大部分集中在北方。
南方油田少,炼油厂的油大多是进口油,自然跟中石化就沾上了边。但是,这种分布并不是绝对的,因为中石油、中石化在北方和南方,都有数量不少的自己的炼油厂。炼油厂的运输半径不会超过1000公里,这能解释为何中石油的加油站在北方多,而中石化的加油站在南方多。
(微信搜索涡轮说车公众号,帮你解决用车焦虑,省钱、省力、省时间!)